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十月十二日版《靖江日报》,署名『贩客』的作者刊文提出『吾靖著名之汤包』,即《画舫录》中所称之灌汤包子。
靖江汤包盛行,靖江出现了长春汤包、刘永隆(白娘娘)汤包点心店、姚龙圣(姚老五)汤包点心店、集贤茶店、陶记点心馆、汤厅汤包馆、李进生(双妹)汤包店、民众茶社、吴永兴店新店、公园点心店、公正和点心酒馆、引中仙汤包店多家汤包点心店;
『长春』汤包店邢老板,将每笼三四十只的大笼制作,改为每笼十枚的江南小笼;
1955年,国家实行公私合营,私营靖江汤包店(馆)不复存在。靖江饭店(即总部饭店)为当时唯一经营汤包的饭店。
文化大革命开始时,由于汤包供不应求,出现了『汤包券』
1989年,时运酒楼汤包师傅汤继前(汤辣子)技术革新,将每笼汤包由8只改为6只。
1998年,汤包价格调低,由『名点』变『民点』
1999年 靖江蟹黄汤包与上海南翔小笼包、天津狗不理包子、扬州富春三丁包一起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全国四大名点。
2000年,孙华靖发明了汤包专用器皿—汤包托;
2006年4月,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靖江『中国汤包之乡』荣誉称号;
2007年,由美国DISCOVERY传播公司出资、浙江卫视编导韩蕾拍摄的电视专题片《汤包传奇》在多个国家播出;
2009年,靖江蟹黄汤包在《欢乐中国行·魅力靖江》中亮相;
2009年,江苏尚香食品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粒速冻汤包。速冻蟹黄汤包在尚香食品生产线下线,拉开了靖江汤包产业化的序幕。
2011年,『尚香蟹黄汤包』被中国烹饪协会评定为中国名点。
2012年,尚香汤包入选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一季第七集《我们的田野》,靖江蟹黄汤包声名远扬。
2014年1月,由秦逸作词、陈映蓉作曲,以传唱靖江蟹黄汤包为题材的原创歌曲《汤包奇缘》在网络上热播。
2014年,靖江蟹黄制作技艺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;
2014年10月,靖江首部本土电影《恋爱·美食·蟹黄包》开机;
2014年12月,上海电视台《纪实频道》摄制组拍摄《尚香汤包传奇》专题纪录片;
2014年12月,江苏尚香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在上海股权交易所挂牌;
2015年10月,『靖江蟹黄汤包』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,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;
2016年,『尚香汤包文博馆』筹建,并列入泰州市工业旅游项目;
2016年12月,『尚香汤包传奇』香港旺角店开业,靖江蟹黄汤包走向海外。
截至2017年9月,江苏尚香食品有限公司在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重庆、香港等三十余个大中城市拥有八十余家门店。让靖江汤包走遍全国,走向世界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。
民国时期
解放初期
八九十年代
贰拾一世纪
微信订阅号
微信公众号